共建单位: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服务热线:400-811-9908 操作指南 |
凯发k8旗舰厅-凯发平台 网院简介 政策文件 培训项目 课程资源 专家方阵 数字图书馆

当前位置: 凯发k8旗舰厅-凯发平台 > 工作案例 > 正文

华中科技大学坚持守正创新 积极推进新时代思政课建设 -凯发k8旗舰厅

华中科技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根铸魂,守正创新推进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积极打造大格局、筑牢大阵地、凝聚大合力、锻造大先生,不断提高思政课建设质量和水平,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强化组织领导,打造“大格局”。始终把思政课建设作为立德树人关键工程来抓,努力做到建设常态化、管理有抓手、支持有实招。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带头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党委常委会专题研讨学校思政课建设,党委书记、校长深入课堂一线了解建设情况,参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等思政课集体备课,带头讲授思政课。把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作为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建设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促进马克思主义学院高质量发展。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完善党建统领教研、以教研促党建的机制,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党支部获评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

构建协同机制,筑牢“大阵地”。加强思政课改革创新,推进线上与线下、课内与课外协同育人。坚持数字赋能,推进《思想道德与法治》线上精品课建设,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数字化平台建设,在慕课学习、课堂管理、成绩考核等方面实现高度数字化、信息化。坚持把原理“讲深、讲透、讲活”,开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堂展示,定期举办“马语者”悦读会共读经典,推动经典导读常态化。打通“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着力打造点面结合的思政课社会实践立体教学模式。充分挖掘校本资源,依托国家级科研平台、二级单位创设校内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联合武汉市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中国桥梁博物馆等共建社会实践教学基地。坚持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结合学校特色和学科特点,形成《新工科背景下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指南》《新文科背景下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指南》等系列教研成果。开设“德法”价值辨析工作坊,作为课内教学的延伸,在一对一、面对面的互动中切实解决学生思想困惑。

提升教学质量,凝聚“大合力”。持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建设,成立相关教研中心,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探索形成比较完备的教学内容体系。持续完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思政课必修课程体系,大力推进以《深度中国》《百年中国》等为代表的思政选修课体系建设。《深度中国》连续两次入选教育部“一省一策思政课”集体行动,入选首批本科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建立思政课教师“手拉手”备课机制,以课程为单元坚持每月不少于一次的集体备课,邀请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展示活动特等奖获得者来校进行示范教学。积极组织开展思政课教学重点难点问题和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等研究,大力支持思政课教师参加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以赛促教,有两位思政课教师分别获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特等奖和一等奖,两位思政课教师获第三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二等奖。

加强队伍建设,锻造“大先生”。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建设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素质优良的大思政课教师队伍。制定思政课教师队伍培养培训规划,要求思政课教师参加教育部“周末理论大讲堂”、专题研修班和骨干教师研修班等,将“六要”纳入课堂教学常规、新进思政课教师宣誓等。加强教师配备与选聘,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充实思政课教师队伍,构建完善人才梯队。改革教师考核与评价机制,在职称评聘工作中单独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类别,校级专业技术职称评聘委员会中有一定比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家,严格实行不合格思政课教师退出机制。加大思政课教师激励力度,把思政课教师纳入学校各类高层次人才项目,在“师德师风”先进个人、“三育人奖”等评选中加大对思政课教师支持力度。

  • 投稿
  • app下载
  • 网站地图